时间管理的基础是精力管理。 —叶武滨《高能要事》精力即人体能量,精力管理即如何科学地消耗并恢复精力。
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总有些时候思想集中、精力充沛,而有些时候则无精打采、效率低下。那么,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如果有的话,在精力充沛的时间段安排重要的事情不是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时间效能吗?答案是:有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子午流注。
图片来自网络
子午流注是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指人体气血在不同的时辰,其峰值到达不同的经络系统,是一天中生命运行的标准。
人体的气血在体内的运行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每两小时是一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一条经络,人体共有十二条正经,每条正经是一个系统,除了经络本身外,还包含与之相关的臓腑及相应的部位,是一个系统,比如:脾经系统,包含脾经、脾臓、唇、肌肉、少腹等。跟精力有关的是脾经和膀胱经。换而言之,当气血峰值到达脾经和膀胱经时,人的精力更充沛,思想更集中。
脾是生发生命能量的源泉,食物靠脾的运化转化为生命所需的能量并输送到全身。上午9-11点是脾经当令,这段时间气血的峰值到达脾经,脾主思考、主四肢、主肌肉、其华在唇,适合动脑、动嘴、动手、动肌肉,比如:头脑风暴、文案策划、撰写论文、演讲、专业健身等等。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阳经,从眉头起循头顶、后脑、后背直到脚后跟、脚外侧、小脚趾,膀胱和肾互为表里,肾主记忆。下午3-5点是膀胱经当令,这段时间气血的峰值到达膀胱经,是一天中阳气最旺、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段,适合用脑,尤其是与记忆相关的事,比如:开会讨论、重要工作、学习、背诵、复习等等。
以上是按照常人的子午流注走向总结出的一天中效率较高的两个时间段,每个人的高效时段会因为习惯和作息而有所不同,找出自己的高效时段,并将重要事项安排进去,必将事半功倍,锦上添花,时间效能何止翻番。